对于自动化或设备制造商来说,我们常常会遇到齿轮泵,但我们一般对齿轮泵的概念还不太深入,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齿轮泵的原理,一般什么情况下都会使用齿轮泵。
齿轮泵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液压泵。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自吸能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不利之处是:流量、压力波动大,噪音大,排量不变。由于齿轮是对称的旋转体,因此允许的齿轮泵转速更高,转速可达300o/min右。按工作压力将齿轮泵分为三大类:额定压力2.5MPa,称为低压齿轮泵;额定压力16-20MPa,称为中压齿轮泵;额定压力达到32MPa的高压齿轮泵。根据齿轮啮合形式的齿轮泵分为两大类: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
1.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外齿式齿轮泵是由参数相同的两个渐开线齿轮、泵体、端盖、传动轴等部件组成。
泵体内与前、后端盖及齿轮间形成密封工作客腔,其左右两腔通过齿面接触线分隔,形成吸、排油腔。齿轮转动时,右边的轮齿逐渐退出啮合,即主、从动齿轮的轮齿离开对方齿谷,密封体积增大,由于局部真空,使油罐内的液体受到大气压的推动而进入吸油腔,同时排油腔轮齿依次进入啮合,减少了密封工作体积,然后左边的油液就被挤出,输送到压力管道。在连续转动的过程中,连续的有齿在右边退出啮合,在左边进入啮合,这样齿轮泵也可以继续吸油、排油。
2.外啮合齿轮泵的主要问题。
外啮合齿轮泵的漏泄、困油和径向液压不平衡是影响齿轮泵性能指标和寿命的三大问题。各式各样齿轮泵的结构特征都是由于采用不同的结构措施来解决这三大问题所造成的。